西昌大地勘察设计有限公司

西昌大地勘察设计有限公司

NEWS

新闻资讯

技术力量雄厚,专业人才和设备配套齐全

资讯分类

内页左侧图片

发布时间:2020-03-16 00:00:00

 contact us

/
/
/
2016年以来行业发展形势

2016年以来行业发展形势

  • 分类:行业新闻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17-01-11 00:00
  • 访问量:

【概要描述】2016年,建筑业资质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,被业内称为“惊天之变”。  一方面,以“淡化企业资质,强化个人执业资格”为改革方向、以“轻审批重监管”为管理理念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6年连续发布了《关于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通知》、《关于启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的通知》、《“对取消8个工程设计专项资质征求意见”的函》,并在浙江、甘肃和安徽三省开展建筑业企业和工程监理企业资质“智慧”审批改革试点。从这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,建筑资质审批将逐步强化“人”的作用、强化“业绩”的作用,对行业的管理,也将由事前审批向事中、事后监管逐步转变。  另一方面,资质改革给建筑业带来的直接影响,是让传统挂靠模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。业内人士都知道,传统建筑企业的扩张,往往建立在资质挂靠模式的基础之上,被挂靠企业长期以收取“管理费”的形式生存,不仅造成了项目管理的混乱,给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,而且被挂靠企业本身管理能力逐步蜕化,核心竞争力随之丧失,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。资质改革强调以市场化为导向,追求规范化发展,为行业企业长远发展净化了生存的土壤。  从建筑业企业的角度来看,资质改革带来的最大利好,是行业发展秩序进一步规范,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,建筑业企业品牌化发展的时代正在到来。在“十三五”期间,把握好这一大趋势,积极顺应改革潮流、加快转型步伐,企业才能在未来竞争中胜出。  行业分化加剧转型有待深化   因此,可以说,建筑市场分化的大趋势已经十分清晰。而以是否有能力以PPP模式参与公路、铁路、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分界,建筑业企业已出现明显分化。央企、国企由于自身融资能力较强、资源整合能力较强,加之与地方政府长期保持着较为良好的合作关系,业已成为PPP项目的主力军。不少实力强劲的民营企业也以通过各种方式,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市场,但多数中小企业因为融资能力较弱、风险管理水平较低,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已然落后。

2016年以来行业发展形势

【概要描述】2016年,建筑业资质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,被业内称为“惊天之变”。  一方面,以“淡化企业资质,强化个人执业资格”为改革方向、以“轻审批重监管”为管理理念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6年连续发布了《关于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通知》、《关于启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的通知》、《“对取消8个工程设计专项资质征求意见”的函》,并在浙江、甘肃和安徽三省开展建筑业企业和工程监理企业资质“智慧”审批改革试点。从这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,建筑资质审批将逐步强化“人”的作用、强化“业绩”的作用,对行业的管理,也将由事前审批向事中、事后监管逐步转变。  另一方面,资质改革给建筑业带来的直接影响,是让传统挂靠模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。业内人士都知道,传统建筑企业的扩张,往往建立在资质挂靠模式的基础之上,被挂靠企业长期以收取“管理费”的形式生存,不仅造成了项目管理的混乱,给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,而且被挂靠企业本身管理能力逐步蜕化,核心竞争力随之丧失,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。资质改革强调以市场化为导向,追求规范化发展,为行业企业长远发展净化了生存的土壤。  从建筑业企业的角度来看,资质改革带来的最大利好,是行业发展秩序进一步规范,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,建筑业企业品牌化发展的时代正在到来。在“十三五”期间,把握好这一大趋势,积极顺应改革潮流、加快转型步伐,企业才能在未来竞争中胜出。  行业分化加剧转型有待深化   因此,可以说,建筑市场分化的大趋势已经十分清晰。而以是否有能力以PPP模式参与公路、铁路、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分界,建筑业企业已出现明显分化。央企、国企由于自身融资能力较强、资源整合能力较强,加之与地方政府长期保持着较为良好的合作关系,业已成为PPP项目的主力军。不少实力强劲的民营企业也以通过各种方式,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市场,但多数中小企业因为融资能力较弱、风险管理水平较低,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已然落后。

  • 分类:行业新闻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17-01-11 00:00
  • 访问量:
详情

 
  2016年,建筑业资质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,被业内称为“惊天之变”。
  一方面,以“淡化企业资质,强化个人执业资格”为改革方向、以“轻审批重监管”为管理理念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6年连续发布了《关于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通知》、《关于启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的通知》、《“对取消8个工程设计专项资质征求意见”的函》,并在浙江、甘肃和安徽三省开展建筑业企业和工程监理企业资质“智慧”审批改革试点。从这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,建筑资质审批将逐步强化“人”的作用、强化“业绩”的作用,对行业的管理,也将由事前审批向事中、事后监管逐步转变。
  另一方面,资质改革给建筑业带来的直接影响,是让传统挂靠模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。业内人士都知道,传统建筑企业的扩张,往往建立在资质挂靠模式的基础之上,被挂靠企业长期以收取“管理费”的形式生存,不仅造成了项目管理的混乱,给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,而且被挂靠企业本身管理能力逐步蜕化,核心竞争力随之丧失,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。资质改革强调以市场化为导向,追求规范化发展,为行业企业长远发展净化了生存的土壤。
  从建筑业企业的角度来看,资质改革带来的最大利好,是行业发展秩序进一步规范,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,建筑业企业品牌化发展的时代正在到来。在“十三五”期间,把握好这一大趋势,积极顺应改革潮流、加快转型步伐,企业才能在未来竞争中胜出。
  行业分化加剧 转型有待深化
   因此,可以说,建筑市场分化的大趋势已经十分清晰。而以是否有能力以PPP模式参与公路、铁路、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分界,建筑业企业已出现明显分化。央企、国企由于自身融资能力较强、资源整合能力较强,加之与地方政府长期保持着较为良好的合作关系,业已成为PPP项目的主力军。不少实力强劲的民营企业也以通过各种方式,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市场,但多数中小企业因为融资能力较弱、风险管理水平较低,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已然落后。

版权所有©西昌大地勘察设计有限公司   地址:西昌市长安中路148号
蜀ICP备16010164号-1   电话:15881544713  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·成都

标识